8个潜规则让你的留美之路更顺畅
时间:2015-8-11 来源:金年会app手机版在线登录 点击次数:2205留学越来越普及的当下时代,却也成了误区泛滥的年代。许多对外国名校“趋之若鹜”的学子,常常将许多未经证实的传言奉若圣经,他们往往不知道,即使是在美国这样招考程序严密的国度,同样存在许多“潜规则”,而这些“潜规则”往往是和我们所熟知的留学常识相悖的。这些“潜规则”遍及面试、报考、申请文书写作、就业招聘、学业强度、人际相处等多个方面。对“留学潜规则”的识别和认知,也是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了中西教育文化的共性和特色。
学业“潜规则”:美国学生拼起命来比中国更狠
在美国,是不是只要当好一个社交达人、玩乐达人便可成为学校里的精英分子?是不是所有的美国高校都有很大比例的“玩乐”成分?过去流行于世的舆论和传言中,美国高校往往跟“玩玩玩”画等号,这是对美国学业环境的误解。
很多准留学生们所不知道的是,在美国,查资料、自学、讨论、开卷考试、社会调查等“课业”的强度和压力,远远高于中国学生的“死记硬背”,“美国高中生平均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的数据,绝不是凭空捏造,无论大学还是高中,美国的学业强度,远比中国高。”
有专家也表达了近似的意见:“北美的中高等院校学习压力非常大,想要从中学升学或者从大学毕业绝非易事。好莱坞的电影给大家的感觉就是在北美校园生活里,学生整天无所事事。恰恰相反的是,学生为了完成学业会在各方面都花大量的时间心血去做研究。美国的教育体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,就是会允许学生发挥各种想象,积极去思考和创新。但是付诸实践的时候,不论是论文、演讲或者实验,学生必须严谨地去搜集数据和历史材料来验证观点。学生因此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问卷调查、上网或图书馆查阅资料。”
学位授予“潜规则”:美国名校淘汰率很高
很多留学生喜欢一味追逐名校,殊不知名校的学位授予也是有“潜规则”的。这个“潜规则”就是名校的“淘汰指标”,据有关留学机构的调研,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等重点学科为例,淘汰率几近30%,这也是毕业生高质量的保障。美国名校毕业生的光环是有巨大风险的。
据悉,美国名校的“淘汰”依据、量化标准也“名目众多”涉及科目分数、课外活动、社交活跃度、演讲能力、专业素养、论文水平等多个指标,而评核这些指标的方式也不是简单的“应试”,而是通过多种直接或间接的考评手段,比如同学的口碑印象也能成为综合分波动的要素。这是在我们所熟知的“宽进严出”、“严进宽出”之外,又新催生的一种“严进易出”模式,它是对准留学生们的告诫在美国,进了名校决不等于顺利毕业。
申请文书写作“潜规则”:不要再有“孤儿院、慈善”之类的字眼
近几年来,几乎所有的学生的申请档案中,都有参加过孤儿院爱心慈善活动,致使美国的招生官觉得似乎在“作秀”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市面上许多留学中介所提供的“申请文书”写作服务,实际上都是按照固定、雷同的模本在操作,这些模本上高频出现的字眼,恐怕已经成为了美国招生官员心目中的“禁忌字眼”。
“禁忌字眼”的范围还有扩大的趋势据美国某招生官员透露,“有一年,申请耶鲁大学的北京某中学的21名学生中,有19个年级排名第一。还有,申请哈佛大学的北京某中学,一个班中有六个学生会主席。那么,年级排名和学生会主席会是”禁忌“字眼吗?不得而知,但是,这些学生没被耶鲁和哈佛录取的确是真的。”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数据,2011年,90%的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中,有不真实数据,这已经成为美国大学防备、排斥中国学子的一大缘由。
“美国的中学或者大学学校申请,其实贵在真实。很多中介公司拿着一套成功模本去套在很多申请人身上。很多学校收到这样的模本太多,就算学生本身优秀,都不予以录取。对于条件不够的申请人,切勿过分包装。过去就出现过学生到了学校报到测试,发现英语成绩被修改过,立即予以开除的例子。”有关人士告诉记者。
“文书写作要与学生自身相符,每一个学生的文书都可以做到个性化,亮点也是多样的,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到文书的写作中,共同创作。但文书与学生自身的真实经历相符很重要。”
面试“潜规则”:“个性”不要乱展示
不少留学生认为美国考官喜欢有“个性”的学生,于是在言行表现上十分夸张,甚至以“另类”方式博出位,其实,在美国,考官一样青睐“中庸之道”,他们同样不喜欢无厘头式的夸张“个性”言行,谦逊、礼貌、温和这些中国人的传统品质仍然是他们所看重的。
也就是说,在美国名校的面试环节,你的“个性”并不是指乖张另类的言行或打扮风格,会唱《忐忑》或《江南STYLE》等所谓出格“个性”只能给自己减分。另外,虽说美国是尊重“小众”的国度,但某些“小众”言行却是很大的“禁忌”,“譬如,种族、文化歧视、纳粹、宗教偏见、性取向等,总之,别走极端,个性是在约定俗成的共识内的自我表现,是有度的表现。”丁鼎表示。
文化“潜规则”:美国人喜欢“中国STYLE”学生
许多留学中介机构的指导,总是潜移默化地想把中国孩子往美国孩子的方向靠拢,言行、表达方式已经十分“美国化”。但这种“迎合心理”却是美国考官较为排斥的如果中国学生都和美国学生一样,那他们还有必要招中国学生么?
美国名校希望中国学生带来什么?一些已经被中国学子“抛弃”的东西恐怕反而是美国考官看重的品质。例如,中国学生在学业上的钻研精神、重复执行能力、传统礼仪品质等等,许多准留学生面试时并没有充分表现出这些“中国化”的元素,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。如同留学专家丁鼎所说:“在申请美国大学时,一定要有意识地保留中国文化的痕迹,美国大学要你带给学校一些有用的东西、特别的东西。美国大学不稀罕西化的东西,你再西化也只是个东施效颦。中国文化中的谦虚、含蓄、内敛、以及千年悠远的文化内涵,等等,都是中国文化的魅力。个人之见,五千年的历史渗透其内、发散其表的中国文化特点,不用刻意,便能吸引其他文化背景的人。”也就是说,中国学生一定要保持“CHINA STYLE”而不是“AMERICAN STYLE”。
人情“潜规则”:“拍马屁”在美国招考面试中也管用
其实,“人情”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,美国的招聘、招考环节也有“人情分”。因此,在面试时,一个应考者或应聘者如何建立和睦、宽松的聊天环境,如何发挥自己社交上“人来熟”的特长,也能成为潜在的加分因素。因此,如何“取悦”考官,适度“拍马屁”,这样的“窍门”也属必修之技。
美国的人情,应该是在合乎职业道德之上的多一些注意或小心,而恰恰就是这个注意或小心,便平添了很多成功的可能。如何把握和利用好,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形的东西,中国人现在叫‘情商’的东西可能就是指此。在西方,类似的词汇是‘Breakice’,也就是说,见面最初几句话,能否打开交流之门。是一个面试中和几乎所有场合中最具成功力的能力。很多时候,如果不能在见面最初打开交流之门,便失去了机会,便没有了再试的机会,便只有出局。Breakice和一个人的个性和生活经历以及文化背景有关,绝非短期培训能达到的。照许多美国考官经验,意大利人似乎有这方面的天赋。
分数“潜规则”:美国人也在乎“分数”
在目前的留学语境中,美国名校往往被舆论塑造成一个完全不在乎考试分数的地方。其实这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。事实上,在美国学校,你的成绩单究竟是A 还是C-,会直接影响家长、老师和同学对你的评价。因为“分数”低而产生的自卑、自闭、被他人孤立等症状,在美国也大面积分布。
许多留学资料过分强调所谓“课外活动”,事实上,美国高材生或优质留学生在“活动”与“学业”之间的时间、精力分配是有一套科学计划的。正如在美国高中就读的优秀中国学生所述:“我一直都保持学业与‘活动’齐头并进,这样的‘综合素质’才能令面试官青睐,而一个丰满的、大量的‘社会活动经验’却搭配上一个惨不忍睹的考试分数,这样的简历,也是会令面试官极其反感的。”
排名“潜规则”:专业性文理学院比名校就业率更高
在美国,一些小型的专业性文理学院,其实比那些“常青藤名校”、“TOP10名校”性价比更高。因为,这些定位准确、专业性强、硬件和软件都比较集中于某个专门领域的中小型学院,善于培养高端“专才”,而这些学校的就业率甚至比传统的“名校”还要高。“许多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,会根据企业的个性需要、校友比例、专业水平等设置一个高校的‘潜排名’,以此作为招聘的独家依据,而这个‘排名’跟公众所熟知的‘常青藤排名’、‘TOP10排名’等可能会有较大差距。”。
更多留学最新动态,敬请关注金年会app手机版在线登录留学频道njlvye.com
或拨打留学热线025-68022553 / 18656039003